繪圖:楊佳
2013年即將過去,本年度人力資源市場很熱鬧。記者昨日從智聯招聘發布的《變革,引領趨勢;使命,助力成長》報告中獲悉,2013年勞動力需求仍強勁,金融業、房地產行業對人力的需求持續領跑。越來越多大學生愿意主動離開北上廣進入二三線城市就業。
外企招聘需求增幅僅3%
智聯招聘數據顯示,今年頭10個月,該網站上發布的招聘職位較去年同期增加了26%。從行業來看,金融業與房地產行業的招聘需求增長迅猛。其中,金融行業是招聘職位增長最多的行業,招聘職位較去年同期增長91%;房地產行業的就業機會增幅達到53%。相比較而言,制造業新增招聘職位僅增長了9%。
從企業的性質來看,一枝獨秀的是國企,招聘需求達到72%的增長,國進民退現象再次凸顯。令人擔憂的是,增長最弱的是外商投資企業,增幅僅為3%。同時,不同規模企業的招聘需求呈現兩極分化。1萬人以上的企業職位需求增幅達到了94%,20人以下的小微企業增長達到了61%。
更多人主動離開北上廣
報告顯示,從宏觀經濟對地區影響看,受國家政策和經濟環境飽和的影響,東部地區企業遭遇“結構性減速”,特別是大學生比例再次下降,逃離“北上廣”的趨勢再次出現;而西部地區受益于“西部大開發”戰略,增長速度明顯,并且與之相連的中部地區也表現優異,均超越東部成為人才向往的熱點地區。
大學生期望的就業城市分布顯示,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愿意主動離開北上廣進入二三線城市就業,這與70、80后的被動離開是不同的。2011年愿意到二三線城市的大學生占46%,現在達到61%,而愿意到北京、上海、廣州三個城市就業的比例從2011年的53.8%降低到2013年的38.7%。報告認為,人才流動佐證了中西部的崛起。另外中西部職位需求增長分別達26%和29%,高于東部25%的增幅。
智聯招聘首席執行官郭盛表示,市場上對于勞動力的需求、人才的需求非常大,但大學生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一是與高校的教育制度有關,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未必是企業需要的學生,他們的技能與企業需求有差距;第二,企業更愿意用社會上有經驗的勞動力;第三,90后的思想意識發生變化,找不到好工作的他們不愿意屈就,企業和大學生雙方都不愿意委曲求全是畢業生結構性失業的原因之一。
郭盛告訴記者,這份報告首次使用網絡招聘大數據,解析了勞動力市場與宏觀經濟相互印證的關系。2013年是改革重啟之年,也是人力資源市場、勞動力市場發生巨大變化的一年。智聯招聘在整個勞動力市場上占了55%至60%的市場份額,因此使用智聯招聘的大數據能夠充分地分析和反映宏觀經濟的一些現象。
編輯 黃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