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法涉訴信訪改革的總體設想是:實行訴訟與信訪分離制度,把涉及民事、行政、刑事等訴訟權利救濟的信訪事項從普通信訪體制中分離出來,由政法機關依法處理。建立涉法涉訴信訪事項導入司法程序機制,政法機關要及時審查涉法涉訴信訪事項,符合法律規定的,依法轉入相關法律程序辦理;不符合法律規定的,做好解釋說明工作。嚴格落實依法按程序辦理制度,對已經進入法律程序處理的涉法涉訴信訪問題,政法機關應依法按程序,在法定時限內公正辦結。完善涉法涉訴信訪事項依法終結制度,對已經窮盡法律程序,經中央或省級政法機關審核,認定涉法涉訴信訪人反映的問題已經得到公正處理,符合法律規定的,依法不再啟動復查程序。健全國家司法救助制度,對因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權,無法經過訴訟獲得賠償,造成當事人生活困難的,按規定及時給予司法救助。
問:對推進涉法涉訴信訪改革有何考慮?
答:今年初,全國政法工作會議把涉法涉訴信訪改革確定為政法系統的重點改革之一,明確了試點先行的工作思路,分四批部署全國政法機關逐步開展試點工作,目前已經在全國推開。從這一段試點工作情況看,一些地方政法機關受理的各類案件總量在上升,但涉法涉訴信訪數量開始下降;群眾到黨政信訪部門反映涉法涉訴信訪問題的少了,依法律按程序到政法機關進行申訴的多了。這也增強了各級政法機關對涉法涉訴信訪改革的信心和決心。
當然,這項改革要取得成功,讓群眾信任和接受新的處理辦法,既需要政法機關的艱苦努力,也需要社會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政法機關要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監督有力、規范有序的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嚴格落實執法司法責任,做到及時審查、依法處理涉法涉訴信訪問題。該糾正錯誤裁決的依法及時糾正,該追究執法過錯責任的依法依紀嚴肅追究,該給予國家賠償的依法足額賠償,該給予司法救助的依法有效予以救助,努力讓當事人切實感受到只要依法律按程序,就能公正有效解決問題。同時,案件當事人,也要增強法治意識,理性對待糾紛,依法表達訴求,自覺接受政法機關依法律按程序作出的裁判,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司法、崇尚法治的良好氛圍。
問:《決定》要求推進審判公開、檢務公開,請問在實踐中有什么具體舉措落實司法公開?
答:“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深化司法公開,讓司法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有利于保障公眾對司法工作的知情權,增強有效監督,促進司法公正,提高司法能力,樹立司法公信,提高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滿意度。我國法律對司法公開作了原則規定,但由于缺乏相應的工作機制,在實踐中落實得不夠好。為此,需要從健全司法權力運行機制層面,把司法公開推向深入。
根據統一部署,中央政法單位已經開展司法公開試點工作。最高人民法院著力推進審判公開,除法律規定不宜公開的以外,都公開審判。庭審全程同步錄音錄像,并入卷存檔。開設“中國裁判文書網”,逐步實現四級人民法院依法公開的生效裁判文書全部上網,增強裁判文書說理性。最高人民檢察院積極推進檢務公開,建立不立案、不逮捕、不起訴、不予提起抗訴決定書等檢察機關終結性法律文書公開制度,實現當事人通過網絡實時查詢舉報、控告、申訴的受理、流轉和辦案流程信息。公安部、司法部近年來在警務公開、獄務公開上也進行了積極探索。下一步,要進一步完善相關工作機制,創新公開方式,依托現代信息手段把司法公開落到實處,實現以公開促公正。
問:《決定》提出“健全錯案防止、糾正、責任追究機制”。請問將采取什么具體措施防范、糾正錯案?
答:冤假錯案嚴重侵犯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嚴重損害司法公正,嚴重影響法律尊嚴。針對一段時間以來發現的冤假錯案,有關地方和部門高度重視,深入剖析了存在的問題和形成的原因,就如何吸取深刻教訓,防止和糾正冤假錯案進行了認真研究。為依法懲罰犯罪,尊重和保障人權,維護司法權威,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中央政法委于今年7月出臺了《關于切實防止冤假錯案的指導意見》,就嚴格遵守法律程序,加強防止和糾正錯案機制建設作出了明確規定,從執法理念、素質能力、工作作風、制度落實等方面,對執法司法工作提出了嚴格要求。中央政法單位和各地政法機關根據《指導意見》,正在完善相關制度機制。最近,最高人民法院頒布了《關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的意見》,立足審判工作實際,對證據審查、案件審理、審核監督和制約等各個環節都規定了具體工作機制。最高人民檢察院制定了《關于切實履行檢察職能防止和糾正冤假錯案的若干意見》,對嚴格規范職務犯罪案件辦案程序,嚴格把好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關,堅決依法糾正刑事執法活動中的突出問題,完善有關工作機制作出了明確要求。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司法部也制定完善了執法辦案等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