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推進生態宜居城市建設,加快建設美麗天津
全面提升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深化城市總體規劃和區縣總體規劃修改,提升重點地區規化策劃和城市設計,加強專項規劃。推進現代綜合交通體系建設。實現津秦客運專線和地下直徑線竣工通車,加快津保鐵路、京津城際延伸線等項目建設,開工建設西南環線、南港鐵路和京津城際機場引入線。加快薊汕聯絡線、唐廊一期、塘承二期等高速公路建設和干線公路改造。完善城市路網體系,推動外環線東北部調整線、津圍、津薊等快速路建設。加快推進地鐵2號線機場延伸線、3號線南站配套工程和5、6號線建設,啟動1號線東延工程。落實公交優先發展戰略。加強水電氣熱等基礎設施建設。鞏固提升市容環境綜合整治成果,加強城鄉結合部等重點地區和車站、機場等窗口地區及道路、建筑綜合整治。完成城中村改造任務,加大舊樓區居住功能綜合提升改造力度,推進市區危陋房屋改造。提高城市管理智能化、精細化、常態化水平。
加強資源節約和管理。加快實施重點節能工程,強化合同能源管理。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三條紅線,推進海水淡化、再生水等綜合利用。強化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抓好重點行業節材。建設一批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和骨干企業。加快循環經濟示范試點城市建設。加快循環經濟示范區建設,推進園區循環化改造。實施清潔生產示范工程。
強化生態系統和環境保護。高標準完成第二個生態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制定新的三年計劃。落實主體功能區規劃。推進文明生態村、生態鄉鎮和生態區縣建設。繼續實施凈化、綠化工程。推進國家低碳城市試點,建設低碳交通體系,培育建設低碳示范園區。嚴格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優化能源結構。全面完成清水工程,強化水源地保護。推動大氣污染區域聯防聯控。增強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提升固體廢物、危險廢物及放射性污染源管控水平。加強重要生態功能區、自然保護區建設管理,加大海洋、濕地、森林等保護修復力度。推進郊野公園建設。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和衛生城市。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加強防災減災體系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