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地震三周年·中國聚焦:心的歸途——汶川大地震災區民眾心靈重建實錄

5月11日,福州江陰中學學生代表(右)在紀念汶川地震海祭活動上宣讀祭文。在四川汶川地震三周年到來之際,福州福清公安邊防大隊組織駐地福清江陰港港務公司員工、江陰中學師生共80余人,在江陰碼頭舉行了紀念“5·12”汶川地震海祭活動,緬懷地震中遇難的同胞,為生者祈福。新華社記者姜克紅攝
地震后幾乎一無所有的秦嵐(化名)似乎重新擁有了失去的一切:她已再婚,生下一個女孩,并剛剛搬入由政府重建的新居。
秦嵐居住在中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四川省北川縣。2008年5月12日發生的8.0級特大地震將北川老縣城整體摧毀,也奪走了她的丈夫和7歲的女兒。
三年中,每逢春節和清明節,她便同數萬北川人一起回到老縣城遺址焚香燒紙,祭奠親人。她說:“以前每次去都會痛哭一場,現在心里慢慢平淡些了。”
秦嵐的新家位于距北川老縣城23公里的永昌鎮,即災后異地重建的北川新縣城。
有了家,生活就步入了正軌,“我會把過去的事放在心底,全心照料新的家庭。我過得好,相信他們在天上看得到。”她說。
隱痛的往事
然而,望著已會叫“媽媽”的小女兒,秦嵐總忍不住想:這是我的大女兒回來了啊。
“她們長得多像,一樣大大的眼睛,長長的睫毛,”這位33歲的母親淚如雨下,“我想她,夢里都想。”
秦嵐本想用大女兒名字中的一個字來給小女兒取名,但顧及現任丈夫的感受她放棄了這個想法,“他的兒子也在地震中遇難了,如果他也想用女兒的名字來紀念兒子,那怎么辦?”
秦嵐的左手戴著兩枚戒指。“這是他留給我的唯一紀念。”她撫摸著無名指上白金的一枚說。
在四川震區,許多人同秦嵐一樣,帶著尚未愈合的傷口努力生活。
三年前的地震造成8萬多人遇難或失蹤。而在極重災區北川老縣城,僅有不到一成家庭沒有人員傷亡。
四川省常務副省長魏宏表示,災后重建任務將在今年9月底左右完成。他承諾,災區的基本生活條件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將總體達到或超過災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