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心暖了 民生熱了
一個個民生大禮包、一項項惠民措施的撲面而來,怎能不讓百姓喜笑顏開,怎能不讓百姓充滿期待。普通百姓看到的不僅是紙面上的經濟數據,也感受到了經濟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實惠。
張春賢在給網友的信里寫道,“民生連著民心,民生凝聚人心。我們各級黨委、政府為老百姓做一點事,老百姓都記在心里,寫在臉上,把黨和政府當作親人。只要我們的各級干部都能愛人民、為民擔當,實實在在為老百姓排憂解難,老百姓就會加倍還情于黨委和政府。”
從上任伊始的密集調研,到歲末年初的五天四抓市民出行難,再到將2011年定為新疆民生年,都可以看到張春賢濃濃的民生情懷。
有評論認為,從張春賢的民生情懷,我們看到一個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干部的科學政績觀,那就是心系群眾,眼光向下,把最基層群眾冷暖安危時刻擺在最重要位置,把最基層百姓的生活小事當作黨和政府的大事,這就是找準了方向,摸準了重點,選準了突破口,得到群眾的歡迎、擁護是理所當然。
這一切,也讓新疆各級干部逐漸意識到,要想正確認識和妥善解決各種社會矛盾,首要的是要擺正“公仆”心態,不要以管代治,更不能以堵體現管,一味體現執政權威,而不顧忌民眾的尊嚴和冷暖,應該學會以疏為主,化解和理順老百姓的情緒,以誠心,以為百姓辦實事辦好事取信于民。他們開始認識到,經濟發展的目的在于改善人民的生活,只有關注民生,以富民為主,才能實現“國強”與“民富”的協調發展。
一系列政策和現象表明,新疆已經把民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將“民富”放在重要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