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治疆,依舊布滿荊棘?
目前,新疆發展雖然開局良好,但并不代表著將來會一帆風順。
首先,生態環境是新疆發展中最讓大家擔憂的。隨著“利好”越來越多,如今新疆老百姓開始變得越來越“挑剔”: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一些基層專家和群眾擔心:“十二五”新疆快增長與科學發展能否并駕齊驅?
當前的新疆,野蠻開采仍不時出現,青山綠水仍不時遭受侵蝕,GDP至上的考核體制仍沒有改變……不科學發展的影子仍在四處游蕩。
對此,張春賢等自治區黨政領導懂得其中之利害。于是,在發展中要堅持走資源開發可持續、生態環境可持續的道路,成為不同場合中的強調語。
但這還不夠,張春賢決定通過現場會的形式現身說法。
4月9日下午,新疆十多個相關部門和國內70多家大型能源企業負責人在位于新疆伊寧縣的慶華集團煤化工項目建設現場,召開了“新疆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現場會”。就是要“樹一個樣板”,希望其他在建及規劃的項目都走上高效開發和綜合利用之路。
張春賢的科學發展思路中,蘊含著這樣的內容:新疆是我國能源的戰略"支點",必須走資源開發可持續、生態環境可持續的道路,要高起點、高水平推進,寧可不搞項目也不能犧牲生態。“希望進駐新疆的企業用一流的技術把每個項目當做精品來做,并且要注意惠及百姓,帶動當地就業。”
張春賢的壓力,遠不止此。新疆經濟發展還不平衡,南疆北疆的差距還很大,新疆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
這些問題到底該如何解決,科學治疆之路該如何走,人們依舊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