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調控房價是必須付出的成本
北京社科院經濟研究所所長趙弘表示,“此次調整對經濟的影響是肯定的,但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否則將會引發巨大的資產泡沫,引發嚴重的通貨膨脹,危害更大。”他認為這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不得已選擇,是掌握發展主動權的選擇,才能避免重蹈20年前日本經濟泡沫的覆轍。
趙弘指出:解決房地產問題應標本兼治,最近的調控政策還是在治標,要治本必須理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體制,解決地方政府的“土地財政”,不能讓地方發展沖動依賴“土地財政”,而無約束的“土地財政”又刺激發展沖動;要建立信用體系,掌握公民資產、信用等信息,避免配置于低收入群體的資源被高收入群體占用;確立住房是滿足人們基本居住功能的產品,而不是投資品,限制購置多套房,避免少數人對土地這樣的稀缺資源過度占有。
-記者觀察
連環重拳打壓房價漲勢
近半年來的樓市如同過山車,在萎靡之后掉轉勢頭一路飆升。今年4月14日起,房產新政密集出臺,樓市下一步究竟會如何走,尚待時間檢驗。
房價驟然飆升
在去年年底出臺的系列政策下,進入2010年,樓市出現了明顯觀望,成交量一再萎靡。
以二手房市場為例,去年12月,北京二手房市場出現了超4萬套的歷史紀錄,但今年1、2月二手房總成交量才為23123套。
這兩個月房價漲幅明顯趨緩,部分項目的價格已經出現松動。但是,3月15日后,在三塊地王的刺激下,樓市大轉彎——成交量大幅上升,房價漲幅匪夷所思。
據北京中原統計,二手住宅3月下半月達到17075套,相比半月上漲了96.9%。隨著交易量的上漲,二手房均價更是在半個月內由13775元/平米上漲到了14650元/平米。
新房市場毫不示弱,一季度商品房均價達到21880元/平米,而去年同期房價11615元/平米,漲幅達88.4%。3月開盤的28個項目中,有15個項目在2009年一季度已有銷售記錄,開盤價相比去年同期全部翻番,最高上漲幅度達到130%。
在一片鮮紅的房價漲幅中,通州最為扎眼。2009年10月,通州房價尚未超過1萬元,到今年3月,就飆升到2萬元,4月上旬,甚至出現了沖刺3萬元的趨勢。
連環政策出臺
面對失控的漲幅,政府連出重拳。
4月14日,總理溫家寶表示要嚴控房價過快上漲。
4月15日,新國四條出臺,購買二套房執行首付五成、利率1.1倍。同日,國土資源部公布2010年住房供地計劃,今年擬計劃供應住房用地總量同比增長逾130%。
4月16日,北京土地掛拍政策大改革,推出首個“限房價”地塊掛牌式的項目。
4月17日,新國十條出臺,停發三套及以上貸款,限制異地置業,地方政府處置不力將問責。
4月19日,住建部發文,嚴打捂盤現象。
4月23日,中國銀行率先宣布上調存量房貸利率。
4月30日,北京出臺新政,明確限購一套房。
一系列政策,如連珠炮般打在漲勢如虹的房價上,一道道政策宛如一道道令牌,目標只有一個:遏制住瘋狂上漲的房價。業內驚呼此次調控的力度和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