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人員可以借此平臺了解合規項目的新動態、新政策、新發展,交流合規項目執行中的困難,以便及時對公司的合規項目進行改進和調整。自2007年開始,今年已經是第四屆。2007年正是西門子公司因全球腐敗案而全面清查整頓的時候。該案被美國證交會視為歷史上最嚴重的企業腐敗案。
另外,2009年,美國不干膠標簽材料巨頭艾利·丹尼森公司因“向中國地方官員行賄以獲取項目”的行為觸犯FCPA,被美國當局處以20萬美元罰款;其后,美國控制組件公司因在30多個國家行賄約236次,被處以1820萬美元的罰款,中國國內有19家企業卷入該案,僅大型央企或其旗下企業就超過10家;2010年3月,德國汽車制造商戴姆勒-克萊斯勒受到指控,在1998年至2008年間向包括中國在內的22個國家的政府官員行賄數千萬美元,被處以1850萬美元的罰款。
“中國是FCPA執法的重點區域之一。”美國艾金·崗波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愛德華·魯賓諾夫告訴《財經國家周刊》記者。
美國翰宇律師事務所的統計顯示,自2005年1月1日至今,美國司法部審判的FCPA的案件中,一共有34件涉及到中國,而可能違反FCPA規定發起的調查則更多。
不過,美國司法部在回答《財經國家周刊》記者提問時說,因在中國涉嫌商業行賄,共計有15家跨國公司受到美國FCPA追究,分別為:戴姆勒股份有限公司、UT斯達康、控制組件公司、艾利丹尼森、ITT、西門子、法如公司、AMAC International、AGA、朗訊、約克國際、Paradim BV 、Schnitzer Steel Industries、德普、GE InVision。
“這15家公司已經跟美國司法部和證交會達成和解。”中國商務部研究院跨國公司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樂說,進行調查,未必確認公司違法,也有可能是涉嫌犯罪。比如,戴姆勒的案子從2003年左右就開始調查,但是直到2010年4月才正式宣布和解。
受訪的美國律師均表示,雖然就是否違反FCPA,在中國進行過大量的調查,但是跟中國龐大的人口規模相比,比例還是很低的。
不過,艾金·崗波律師事務所的愛德華·魯賓諾夫表示,隨著美國在中國的投資越來越多,而且反腐敗已經成為美國政府的頭等大事,涉及中國的FCPA案件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