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看,從年初至今,溫州市區記及郊區的二手房的價格水平與2012年下半年相差無幾,基本上比2011年下降25%左右。溫州大學房地產研究所研究員陳鴻認為,投資投機性需求是過去幾年溫州樓市飆漲的原因,但在國家高壓政策下的“去投資化”,使樓市在一夜之間縮水,最終反映在價格上一路慘跌。
2009年是溫州樓市的瘋狂年。以“綠城·錦玉園”為代表的高檔樓盤一手房為3萬元至4萬元每平方米,但二手房的市場價卻一路飆升,幾乎是一天一個價,最后沖向7萬元至8萬元每平方米。在“綠城”等精品樓盤的拉動下,溫州樓市比上年同比增長高達55%至60%。
業內人士認為,由于大批溫州炒房客以投資、投機為目的“全民參戰”,再加上寬松的貨幣政策極大地刺激了樓市,造成大批民資“熱錢”和實業資金涌入房地產市場,導致泡沫越吹越大。而現在,“冷卻”的樓市比之2009年,房價暴跌30%至35%。
房價的下降,也又重新燃起購房者的興趣。2012年,溫州市區成交二手房11426件,其中主城區鹿城區成交量9041件,同比增加50%。
陳鴻表示,在兩會前的政策空窗期,供求雙方更多的反應是對窗口期后的市場預測,雙方都希望對自己有利。溫州近期二手房交易出現的價格不穩定現象,是這種預期的反應。溫州樓市隨著去投資化將逐步回歸到住房的根本屬性。
記者手記:溫州作為民間資本的搖籃,充斥著無數的富人,但也正是這一特點讓其房地產市場在一夜之間飛漲,又在另一夜無聲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