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提不出的公積金,交給我們,只要15天就能提出來。提取金額不同,手續費的標準也不同,提取金額30萬以上,手續費是10%;提取金額10萬左右,手續費是17%。”一位自稱可辦理提取公積金業務的男子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作為我國重要的住房保障制度,住房公積金制度為改善城鎮居民住房條件發揮了重要作用。而在現實中,“低存低貸”、“強制儲蓄”的住房公積金在降低部分繳存者購房成本的同時,也面對著“劫貧濟富”、“劫貧濟貧”的爭議和花樣百出的非法套取。對此,專家指出,解決住房公積金制度在現實中暴露的諸多問題,不僅應嚴厲打擊非法套取,也應統籌設計,增強各地公積金統籌程度,并通過拓展投資、投資收益反哺、“限高保低”等多項措施,確保更多中低收入繳存者享受制度紅利。
非法套取手段花樣百出
《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了解到,在我國很多城市,“套取公積金”已成為半公開的地下產業。不僅街頭“提取公積金”廣告屢見不鮮,在百度搜索“提取公積金”關鍵詞,也可以發現大量協助繳存人非法套取住房公積金的信息。
通過百度搜索,記者聯系到一位自稱某投資理財有限公司負責人的男子。他表示,按照規定,買房、租房、大修等原因都可以提取公積金,但是提取的各種標準很嚴格。如果不按照規定的用途,住房公積金是很難提出來的,所以才會有他們這個行當。
“以前人們主要通過虛假購房憑證套公積金,現在住房公積金中心與房管局、央行征信系統以及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已經聯網,用這種辦法套取公積金根本不可能;過去還有通過假租房套公積金的,簽一份虛假的租房協議,一個月房租幾萬塊錢,一次提一年的,也能一次提出幾十萬公積金,但是這種辦法‘太假了’,公積金中心也采取了相關的限制措施,租房提取不能超過一定的標準,所以這種辦法也不行。”他說。
業內人士指出,在目前的制度設計下,公積金管理中心與許多公民基本信息都未能聯網,對于一些非法套取行為,雖然能通過實地考察、實地調檔等方式予以遏制,但時間成本和人力成本太高。除此之外,確實有一些套取方式游走在法律邊緣,沒有明確的法律予以監管,這都是很現實又亟須解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