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房價承壓
自1998年我國啟動房地產市場化改革以來,樓市經歷過數次人民幣貶值的沖擊。但結合房地產市場走勢來看,樓市的冷熱與匯率波動并無直接相關性。在2011年的人民幣貶值通道中,房地產市場便大幅上漲,絲毫未受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影響房地產市場走勢的因素較多,最主要的誘因在于貨幣投放量和市場供需關系。其中,前者與樓市的走勢有著正相關性,后者則決定市場的波動幅度。此外,房地產調控政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市場走向。相比之下,匯率波動只是影響樓市的次要因素。
但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項利空因素,人民幣貶值在樓市向好時的影響微乎其微;但在房地產市場處于下行周期之時,人民幣貶值的影響則不容忽視。且市場預期,此次人民幣貶值或維持一段時間。
張大偉表示,當前的房地產市場正處在下行周期中。2014年以來的數據顯示,主要城市市場銷售數據漲幅都有所放緩。總體來看,2014年及之后中國房地產市場分化將加劇,調整的趨勢將愈加明顯,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將會出現供應過剩,房價下跌壓力非常大,一二線城市也有可能出現調整。
近期,國內樓市不斷曝出利空消息,除三四線城市風險凸顯之外,一二線城市部分樓盤也出現降價現象。部分房企因銷售不理想而出現資金鏈緊繃的局面,浙江的個別企業甚至出現債務違約。
在此背景下,張大偉認為,美聯儲QE退出、人民幣貶值對中國房地產市場影響偏負面。巨量的海外融資規模將引發房企資金鏈緊張,甚至有可能出現違約。同時,美元走強后,熱錢將流出中國市場,這會加劇房地產企業“錢荒”窘境,房地產市場將面臨頹勢,從而可能傷害中國經濟。
分析人士還強調,相比三四線城市供大于求的本質,熱錢集中的一二線城市所受影響更大。“一旦人民幣持續貶值,熱錢就會流出,導致一線城市的房價受到壓力。從2005年以來,人民幣已經持續升值多年,房價也一直上漲,這些投機資金獲利巨大,它們可能愿意以更低的價格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