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均不衡”的指標分配
一邊是大量指標被“浪費”,另一邊是最需要人才的民企和私企卻幾乎沒有指標
雖然小西具有申請進京指標的資格,但實際上,申請成功的可能性卻很小。
原因是,進京指標的分配“不均不衡”。
“進京指標多分配給國企和行政事業單位,其次是高科技單位,最需要人才的非公經濟,如民企和私企卻幾乎沒有進京指標,所以指標分配一直‘不均’。”北京海淀區人社局相關人士說,“‘不衡’指的是各單位都傾向于選擇理工類專業的人才,文史類和藝術類專業的人才落戶非常難。”
小西說,學文史類專業的畢業生想進國企和高科技單位非常難。“這些單位文職類的崗位非常少,流動性極小,幾乎不可能進去,進去了單位也未必解決戶口,而這些單位又是握有指標最多的。”
5月7日,北京海淀區人社局在網站上公布了《海淀區關于2011年非北京生源應屆畢業生引進接收工作的通知》,其中指出,在指標大幅減少的情況下,指標分配要著重參考招聘單位的納稅額、是否為創新型企業等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