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鐵屏山站考古發掘50天 出土千件文物
【印證】
子城在冶城南邊
兩座城不重疊
林果說:“這個遺址很重要。遺址的北邊主體是西漢閩越國宮殿遺址。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閩越國建立,92年后被西漢滅掉。這段歷史在福州建城史上很重要,福州的文明史(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從這里開端,后面中斷了。西漢統治者將閩越國人遷到江淮一帶居住,但還有一部分人留下了,東漢時人又慢慢多了,福州開始有了建置,東漢在這里設置了侯官都尉進行有效管理,福建地方割據的歷史結束了,真正并入中國城市社會發展的序列中。”
福州到了晉代,太守嚴高重新建子城。“根據文獻記載,子城建在冶城的南邊。冶城與子城有無重疊呢?這是一直沒解決的問題。”林果說。
“這次考古,明確了子城與冶城的建設沒有重疊,把冶城的南界和子城的北界確定下來了,兩座城可能是以冶山路上的歐冶池為界。”林果說,最早冶城南界應是以歐冶池北岸作為護城河,子城是以歐冶池南岸作為邊界。子城的位置易確定,因為北邊有城隍廟,城隍廟是建子城的標志。這次考古,北邊漢代的地層上面沒有兩晉地層,沒有發現子城,直接就是唐五代的東西。由此證明文獻記載沒錯,子城建在冶城南邊,子城與冶城沒有重疊。福州的城市發展脈絡很清楚了。
【建議】
專家建議建博物館
展示福州建城史
屏山地鐵考古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我市文物部門多次邀請考古、文史專家進行座談。
專家們表示,屏山考古遺址內涵豐富,建議將屏山地鐵站改名為冶城站,希望能建一座博物館,展現福州建城2200年的歷史。
記者3日獲悉,為保留、展示考古實物資料,有關部門曾打算建遺址公園或地鐵遺址展示廳,我市考古部門首次采用切割法,將重要遺址切割下來,用鐵箱子進行固定、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