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地鐵屏山站考古發掘50天 出土千件文物
福州新聞網訊 在福州2200多年的建城史上,閩越國都城冶城與西晉的子城是否有交集?這是長期困擾學術界的問題。記者昨日獲悉,歷時3個月的屏山地鐵站搶救性考古發掘已結束,專家得出重要結論:冶城與子城不重疊,并進一步證實了福州的文明史從這發端、中斷;閩越國被西漢消滅后,這里仍有人居住、生活,弄清了福州城市發展脈絡。此次考古發掘還出土了漢代到明清時期的重要遺跡和珍貴文物。
【現場】
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
在前期試掘的基礎上,8月以來,市考古隊進駐屏山地鐵站工地,配合地鐵施工,在面積達3400多平方米的地塊進行搶救性發掘。
記者看到,發掘現場共有28個探方。整個發掘現場分為東、西兩個部分。東半部從明清地層挖到西漢地層。東半部地層內,自南向北貫穿著一個上世紀七十年代修筑的人防工程——防空洞。防空洞直徑五六米、深六七米,后來被水泥堵了。
由于東半部地層被防空洞破壞,考古人員決定從西半部地表往下挖。但西半部地表下方還有一層水泥墊層,地表與墊層之間是約百米厚的淤泥,必須打掉水泥墊層才能往下發掘,難度比較大,而且晚期文化地層被破壞,影響了發掘進度,目前西半部才挖到明清地層??鄢揽斩床糠?,3400多平方米的地塊,實際發掘面積為2000平方米。
此次考古出土不少漢代到明清時期(主要是漢代到唐宋時期)的重要遺跡和珍貴文物。其中,重要遺跡包括西漢閩越國宮殿遺址等,珍貴文物包括西漢“常樂萬歲”瓦當、南朝人面瓦當、唐朝獸面瓦當、南朝盤口壺、隋唐“大陏大莘”筒瓦、北宋蓮瓣紋杯、宋代于山九仙塔磚、明代青釉花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