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兩重境地各尋出路
高依附度 家裝行業風雨欲來
“國內住宅精裝修領跑者”廣田股份以及金螳螂、亞廈股份三家,被稱作國內上市的“裝修三杰”。面對國家對房地產行業的嚴格調控措施,三家上市公司從公布的財報來看,業績相對穩定,并未出現利潤的明顯波動,而廣田股份和亞廈股份兩家在2011年5月份進行分紅、配股,金螳螂表示今年亦有分紅派息,這些舉動也從側面表明,嚴格的調控政策并未對本行業有太大影響。
裝修類企業景氣度必然跟宏觀經濟及房地產景氣度密不可分,同時也有各自的經營策略及特點。
據某大型券商建材行業分析師透露,像廣田股份這樣的公司對恒大地產的大單項目依附度很高,所以它的股份及經濟指標都跟恒大地產受調控的影響而有很大關系。隨著房地產企業受調控影響出現利潤下滑,捂盤惜售的現象出現,裝修業自然會做出同樣的反應。就此,中國商報記者采訪了北京海淀區四季青某小區一位從事家裝的老板,他告訴記者:“我們現在的境遇跟開發商是一樣的:開發商賣不出房,我們就沒得裝修。北京的調控這么嚴格,銷售的新房較原來降太多了,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積極拓寬目標市場,細化市場,以開源節流的方式來應對調控政策,撐過這段艱難的時期。”
隨后記者又實地走訪了北京南邊的河北省涿州市——一個三線城市,這里政策比北京略顯寬松,裝修業受的影響也更小。某小區外招攬生意的裝修人員表示他們現在利潤確有下降,但屬于季節性下降,在可承受范圍內,同時由于企業規模小,業務靈活,可以變通地在其他方面增加收入來應對裝修訂單的下降。
記者看到,在兩個小時內,有兩戶業主跟隨他們看樣板間,商量設計及預算。此外,他們亦有顧慮,“如果國家調控政策仍舊不松動,北京同行的情況很快就會在二三線城市同樣發生。”
隨行就市 家裝行業盯梢精裝、公裝
面對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并且未見松動跡象,不僅僅是各房企祭出奇招,家裝行業也同樣根據市場行情及自身特點做出相應調整,以期渡過難關。
以主要依靠單一客戶為特點的廣田股份為例,據與該公司有關的新聞顯示,除了恒大地產外,萬科也是公司以后的主攻合作對象。但隨著萬科精裝修門事件的曝光,給廣田股份的變通之道徒增了一道不和諧因素,對股價的影響也立刻由證券市場放大。僅從這一點來看,家裝行業為保住甚至提高利潤所做的任何努力,都應當是在保證質量、對消費者負責的基礎之上的,否則只能是得不償失。
“三杰”中的亞廈股份所做的策略是主攻精裝、公裝領域。背后有何利益?中國商報記者采訪某房地產二級開發公司人員,他直言:雖然普通消費者不一定買“精裝房”的賬,但這招卻是企業愿意采用的。“因為拿地價格很低,而銷售價格卻很高,這中間需要繳納的土地增值稅等相關稅費是一筆很巨大的金額,買房送精裝能把房屋成本提高很多,減稅效應對企業顯而易見。”而亞廈股份主攻這方面市場,無疑也正合了很多房地產企業的胃口,以一種共贏的姿態去迎接來自政策及市場方面的挑戰。
數據顯示,在目前的銷售樓盤中,精裝修或全裝修房的比例,北京為50%、廣州是70%、杭州是10%,全國平均水平約10%,遠遠低于發達國家80%的全裝修比例,因此,公裝、精裝大有可為。
而廣大的小型家裝企業,現在的主要任務就是活下去。由于企業規模較小,開源節流的方式更為適用。一方面要控制成本,包括選用高性價比的材料、提高施工工藝、控制費用等措施;另一方面要積極開拓新市場,爭取更多的新客戶,不僅僅是散戶,最好有團購項目,對已有裝修客戶的升級、改造甚至重新裝修也是不能忽略的一部分。而眾多的小型家裝企業也對未來房地產走向看好,他們紛紛表示只要能順利挺過這個寒冬,就一定會迎來一個暖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