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日子一天天地過,只是感嘆今天的污染又很嚴重,但是掐指一算,我們來看這張圖,在2013年的第一個月份,我們有25天都是在這樣的霧霾天氣之下度過的,也就是說有25個早晨老人不能去遛早,有25天孩子不能到室外去嬉戲。現在的心情真的像天氣預報先生說的那樣,真想喝幾口西北風。
有人說環境治理,像霧霾天氣的成因,PM2.5這么濃,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做,比如你可以選擇綠色出行,比如說煙民可以少抽幾只煙等等。但是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想明確地說,這還是政府的責任,有人會說什么事情都找政府的責任,不是一個有擔當的公民,不是一個有思辨力的媒體該做的事情,這不是所有問題的解決辦法。但是我們來看看PM2.5的構成,它首先是燃煤的排放,然后是汽車尾氣的排放,包括了農村比如說秸稈、稻草的燃燒,也包括你炒菜、做飯都能夠排放PM2.5。然而主體像燃煤,這畢竟是牽扯到了產業結構生產的方式,這是不是牽扯到了政府責任的所在。比如說像汽車尾氣的排放,那綠色出行的倡導,包括便利的快捷的公交系統的建立,包括燃油的指標這個標準是不是該不該提升,是不是政府的責任所在。再說治理的方法推進和執行,相關的法律法規推進的出臺,是不是政府的責任所在。
所以我們也看到來自中國高層的聲音,像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說,“最近的霧霾天氣對人們生產生活和身體健康都造成影響,應該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快推進產業結構和布局調整,推進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用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這幾句話的主語就是政府。
我們再來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的表態,“現在出現這些情況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是長期積累的過程,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這和中國的現代化是在同步推進的,但是我們必須有所作為。”
現在的霧霾天氣,大氣的污染具體到每一個人,其實身體已經直接有一些訊號,來告訴我們,提醒我們去警示,比如咳嗽、打噴嚏、感冒,甚至到肺癌的發生等。現在我們就來連線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先生,鐘院士您好。
(電話連線)
鐘南山 中國工程院院士:
你好。
主持人:
從您掌握的數據來看,現在呼吸系統的疾病的發病率包括成因,是不是已經直接指向了大氣污染?
鐘南山:
我想是吧,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我的一個香港同事曾經做過一個研究,PM2.5每立方米增加10個微克,呼吸系統的疾病的住院率可以增加到3.1%。要是灰霾從25個微克增加到200微克,日均的病死率可以增加到11%。剛才談到那個問題,灰霾不光是對呼吸系統,對心血管、腦血管、神經系統都有影響,但是首當其沖地還是呼吸系統。北京十年來肺癌增加了60%,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數字,應該說空氣污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造成這樣的一個情況。所以我想不單是人們所感受到的咽炎、鼻炎,或者眼睛的病癥,現在從更長遠地考慮,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危害還在后頭。
主持人:
我們都從媒體當中看到,報道說有人問過您,我的生活方式很健康,不抽煙、不喝酒還鍛煉身體,最終還是得了癌癥,是不是說在大氣污染的現實面前,每個人自己生活方式的選擇已經是杯水車薪了呢?
鐘南山:
是,因為大氣污染這些東西是跟整個環境,跟外環境、內環境相關的,這個比非典可怕得多,非典你可以考慮,可以隔離,可以各種方面的辦法,但是大氣的污染、室內的污染是任何人都跑不掉的。所以你做很多的努力,首先你要想盡辦法,要改進人類的最基本的生存的環境,所以我想這個還是最關鍵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