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樂天派梅里爾大蕭條來臨前賣掉手中的股票
美國美林證券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查爾斯·梅里爾被人們稱為樂天派,雖然他出身貧窮,卻靠個人奮斗躋身華爾街。梅里爾對股票投資有著驚人的洞察力,在1929年美國大蕭條來臨之前他預(yù)測到股市將會遭受重創(chuàng),因此早在1928年梅里爾就開始提醒他的顧客出售手中的股票,幾乎所有的人都對他的意見嗤之以鼻。但是梅里爾相信自己的判斷,及時將公司的大部分股票兌成現(xiàn)款,從而讓美林證券公司逃過了那場大劫難,梅里爾也將由于這一明智之舉而永載美國金融界史冊。
梅里爾還最先提出股票和債券并不只是投機者的股掌玩物,它們還是美國普通大眾的有效生財之道。他努力將小投資者造就為現(xiàn)代市場的基礎(chǔ),1945年,美國只有16%的家庭投資于股票,而如今這一比例已高達(dá)50%。
1935年:泛美航空公司飛越大洋
20世紀(jì)30年代的美國商業(yè)界陰霾籠罩,破產(chǎn)屢見不鮮,不過也有少數(shù)例外,泛美航空公司就是其中一例。自從查爾斯·林德伯格1927年單獨飛越大西洋之后,航空業(yè)就迅速發(fā)展。泛美航空公司的老板胡安·特里普決心成為國際航空業(yè)的領(lǐng)頭羊。起初,泛美航空公司嚴(yán)格上來說提供的是郵件服務(wù)。后來,特里普意識到捎帶一兩個乘客有助于提高利潤,因此他就在機艙里安放了兩個座椅供乘客使用。
不僅如此,特里普還將目標(biāo)放得更遠(yuǎn)--中國。這簡直是瘋狂的舉動,因為存在一系列的困難,比如缺乏跑道、導(dǎo)航簡陋等,并且也不能確定到亞洲的航線有市場。但是特里普還是付諸實踐,1935年11月泛美航空公司開辟了橫渡太平洋的China
Clipper航空郵件服務(wù),并在一年后迎來了第一個乘客。1939年,泛美航空公司又第一個開始了跨大西洋服務(wù)Yankee
Clipper。1935年至1940年之間,進(jìn)行國際飛行的美國人數(shù)量大增。是特里普的決定刺激了大規(guī)模國際航空的騰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