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參加辛亥革命
1911年爆發的反帝反封建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因發生在舊歷辛亥年,故稱辛亥革命。旨在推翻清朝的專制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挽救民族危亡,爭取國家的獨立,民主和富強。領導這次革命的是中國資產階級政黨同盟會其領袖孫中山。這次革命結束了中國長達2000多年之久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是一次偉大的革命運動,開亞洲民族民主革命的先河。
在武昌首義勝利的影響下,全國各省紛紛響應獨立,湖南、陜西兩省首先響應獨立。陜西鳳翔府也不例外,革命軍民破城而入處決了府縣官員,宣布西府脫離清政府而獨立,給予武昌首義和陜西省辛亥革命以重要支持。先祖應昌在1911年10月鳳翔起義后加入同盟會,當時地方政務由李逢春、竇應昌、劉治洲、王丕卿等人支持負責。
孫中山1912年被推舉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先祖應昌被選為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第一、二、三期常會,非常國會參議院議員。從此在孫中山直接領導下參與了國是、政務,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以天下為公為遠景,成為三民主義的忠實信徒,竭誠作人民公仆,奔走于京、津、滬、穗各地,執行孫中山的指令并開展各項革命活動。不顧個人安危,歷經了討袁、護國、護法、拒賄拒選、北伐等無役不往。為實現中山先生振興中華、天下為公的奮斗目標而戰斗不息。
三、討袁護國
1912年春,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后,臨時大總統孫中山在南京頒布了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臨時約法》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不分種族、階級、民族、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國民有居住、出版、言論、集會、結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參議院行使立法權,有彈劾總統的權力?!薄杜R時約法》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的性質,具有反對封建專制制度的進步意義。
武昌起義以后,帝國主義看到清政府難以繼續維持,就從封建統治集團內部選中袁世凱,作為他們侵略中國的新工具,讓他掌握軍政大權以鎮壓孫中山領導的革命派。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以后,帝國主義各國采取了威脅、外交孤立和經濟封鎖等手段,對革命派施加壓力,幫助袁世凱篡權掠奪革命果實。革命政權中的立憲派和舊官僚,也乘機向革命派進攻。為了防止新生的共和國遭到內戰或外國軍隊可能的入侵而夭折,為維護辛亥革命的勝利成果,孫中山革命派被迫向袁世凱妥協退讓。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凱絕對贊成共和,遵守《臨時約法》等,可以保舉他為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同意了革命派提出的條件。1912年3月,袁世凱在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隨后,孫中山不顧個人的得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職務。臨時政府遷往北京。這樣,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了。
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后,他表面贊成共和,實際上加緊專制獨裁統治。政治上,袁世凱破壞《臨時約法》,刺殺宋教仁,控制內閣。軍事上,向列強“善后大借款”,作為袁世凱對內鎮壓革命的軍費。袁世凱鎮壓二次革命后,竊取大總統職位,達到目的以后,下令解散國會,廢除《臨時約法》,頒布所謂的《中華民國約法》,改內閣制為總統制,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任期十年連任無限期,下一任總統由現任總統推薦。這樣,袁世凱不但可以終身當總統,連他的子孫也可以世襲終身當總統。至此,袁世凱已將民主共和制度破壞殆盡,中華民國名存實亡。
這期間,先祖應昌和維護《臨時約法》的國會議員一道,毫不動搖的與保袁勢力展開了面對面的斗爭。先祖指出:刺殺宋教仁是袁世凱武力鎮壓革命派人士的開始?!吧坪蟠蠼杩睢本褪浅鲑u國家主權,袁世凱接受的“二十一條”就是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廢除《臨時約法》,就是廢除民主共和制度。我們從《臨時約法》跟袁炮制的《約法》內容比較,非常清楚地看到袁的《約法》,是把總統的權力擴大到皇帝一樣的權力,這就充分暴露了袁世凱要當皇帝的野心。為了盡快實現皇帝夢,袁世凱不惜出賣國家和民族利益,換取帝國主義支持。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條”,成為扶助袁世凱做皇帝的條件,袁世凱幾乎全盤接受了這個賣國條款的全部要求。

鳳翔縣柳林鎮宋村明德小學附近文化廣場竇應昌先生紀念碑
1915年12月,袁世凱封建復辟,當上了“中華帝國”的皇帝,宣布改1916年為洪憲元年,準備元旦登基。孫中山聽到袁世凱稱帝的消息后,發表《討袁宣言》指出袁世凱“既忘共和,即稱民賊”表示“誓死戮此民賊,以拯我民”號召“愛國之豪杰共圖之”。辛亥革命老人王丕卿說:“民國四年(1915年),袁世凱篡奪政權,妄想稱帝,利欲熏心之官僚政客,勸進擁護者,比比皆是,而應昌站定政治民主之立場,毫不動搖,憤然離京,聯合同志通電聲討,伸張民意?!睂τ谠绖P的倒行逆施,遭到舉國一致反對,當年年底,蔡鍔將軍等在云南通電討袁,宣布云南獨立。組織護國軍興師討袁,向四川、貴州和兩廣進軍。北洋軍節節敗退,各省紛紛獨立。袁世凱眾叛親離,1916年3月,他被迫取消帝制,還企圖保留總統的職務。孫中山發表《第二次討袁宣言》,號召人民將反袁斗爭進行到底,反袁風暴空前高漲。不久,袁世凱在絕望中死去。這是“天意、民心”,真是天意不可違、民心不可辱。竊國大盜袁世凱在浩浩蕩蕩的民主共和大潮中徹底被埋葬,這說明了共和國的觀念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