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書法造詣
“竇應昌先生在書法方面有極高的造詣,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書法墨寶。其書法在歐柳的根基上,復變法顏魯公,終于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先祖應昌書法極具剛、硬、嚴、謹的正派風格,真所謂見其字如見其人”-——(《中華竇氏四千年》535頁民國--名人篇。),可觀賞先祖顏體《大計百年成,賢才宜早樹》四條屏書法。

兒時常聽祖母說:“你爺爺公事再繁忙,每天必抽出讀書寫字的時間,冬天再冷,夏天再熱,從不間斷”。你爺爺是總統府顧問,元帥府參事,協助中山先生整天忙于處理國家大事,每天就早起兩個小時讀書寫字。在工作之余,還和中山先生切磋書法,互贈墨寶,中山先生贈先祖“天下為公”,先祖應中山先生要求書寫“山海關”橫幅。回鳳翔后,“天下為公”的橫幅就掛在爺爺的屋間里。
請教先祖寫字的人,每天是絡繹不絕,先祖從不分貧富貴賤。尤器重青少年學生,我記得有鳳翔師范、簡易師范、鳳翔中學的學生前來請教,來者不拒,并耐心講解,手把手的教筆畫。我的小學同學來我家,先祖給小朋友寫了好多影格。來人如要求寫大幅字的,我和弟弟常常站在旁邊拉字幅,看著爺爺寫字認真用力的精神頭,給人以氣勢磅礴、氣象宏偉之感。我記得爺爺每當寫大幅字前,必須喝些西鳳酒,提提精神。現在回想起來,其樂無窮,再也沒有這樣的機會了!
十三、結束語
呂劍人同志(原西府地區地下黨負責人,后歷任寶雞地委書記,陜西省委書記,省政協主席)曾評價說:“清末,竇應昌,劉定五等仁人志士追隨孫中山先生進行了民主革命斗爭,不畏強暴,反對壓迫的精神光彩照人。”
1949年至1951年間,時任鳳翔縣委書記的邰光瑞同志曾兩次親臨我家看望我先祖應昌老人,邀其參加人民代表大會……
辛亥革命老人,鳳翔縣原副縣長、縣政協副主席王丕卿親自撰寫《竇應昌先生略傳》,稱其“秉性耿直、潔身自愛、不積財、不置產、兩袖清風、歿后幾無以為葬,其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之堅定不移精神,非義不取,廉潔自持之品德,誠足為楷模矣”。1962年王丕卿先生在縣政協重修鳳翔縣志,率先以氣節人物將竇應昌載入《縣志》使之成為傳世之作。
1981年中共陜西省委確認先祖竇應昌為“辛亥革命老人”。
1994年先祖門生劉志英謹議,弟子竇裕慶書,于宋村小學廣場敬立紀念碑,以此紀念先祖教書育人、投身民主革命之精神。碑文正面書:辛亥革命老人竇應昌先生故里。1994年5月陜西省文史研究館高元白(陜西省文史研究館館長)敬題。碑文背面是其簡歷。
今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百度百科”上稱竇應昌為:“近代民主革命家、社會活動家、教育家、著名書法家。應昌一生,秉性剛毅,守正不阿。一身正氣,兩袖清風。憂國憂民,亦仁亦德。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來源:辛亥革命網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