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
這個“趕”字,如果說是只為了趕而趕,并且犧牲質量。我再次強調,這一定是錯的,但是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的時候,由于成本各方面的因素決定了,必須找到最合適的施工時間,如果真是說一推六二五,最后成為一個爛尾工程,恐怕老百姓也不滿意。我舉一個例子,舉一個什么例子呢?誰說中國人干不了好工程,多了,在海外都能干出好工程,你看舊金山的彎曲大橋??赫赫有名,1989年的時候由于地震導致它的東部受損,所以現在2013年要修建通車,整個東部在全世界的競標當中,中國的企業拿到了,中國企業負責它所有的剛架結構,到那兒之后美國一組裝,這橋就重新成了。要用100多年,抗地震要絕對8級以上,中國人提前了幾個月完成,得到了美國三千多萬美元的獎勵。說明美國人喜歡提前完成,但是請注意前提條件,美國用了超過本國最高標準的更高標準,極其苛刻地對每一個焊點都經過了嚴格的檢測,結果一點問題沒有,美國人服了,當成不是中國制造,而是中國驕傲。請問,這樣的趕工期你喜不喜歡,你驕不驕傲?對了,我們要追求的是,在確保質量的前提情況下的適當的趕和效率的結合,而不是一味的只要趕工期就是錯的,都給你拖成爛尾你也受不了。
主持人:
剛才看了你說的例子,就有點讓人奇怪了,都是中國人,都是中國的建筑企業,怎么在不同的地方表現會這么不同呢?
白巖松:
第一,人家的標準高。第二,咱挺好面子的。出去的時候這活得玩命干漂亮。第三,較著勁,我們是能夠把活干好的。這個話題也要說回國內來,國內我們有很多的工程也沒問題,也一樣能把它干好,比如說地震災區有很多的工程,最后都覺得比標準還要超標等等,我們當認下真來,把質量放在第一位的時候沒問題。所以我說,我們要追求那些質量第一的趕工期,如果不能保證質量,我們反對趕工期,這句話沒錯吧。
主持人:
好,感謝您收看今天的《新聞1+1》,再見
來源:中央電視臺-新聞1+1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