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面對外界對于當地的這種未批先建,還有趕工期這樣的質疑,當地都給出的是否定的解釋,他們提供了一個因為雨太大這樣的原因,具體情況是什么樣的,我們就連線正在前方調查的記者本臺記者隋笑梅。
笑梅,你好。
隋笑梅(本臺記者):
你好。
主持人:
目前的狀況,目前這個路,現在是一個什么樣的狀態,最終的解決方案出來了沒有?
隋笑梅:
好的,董倩。
現在是這樣的,我剛剛了解到的情況,已經塌方的路段現在還是沒有通車,但是在它的上方,大概20米,就是垂直高度20米它還有一條老路,現在這個老路還是在通車,因為現在是通往新平到三江的唯一一條路,為了保障通行,老路這一邊單邊是通車的。
還有,我采訪的是云南省交通廳基建處的副處長,他跟我講,因為他也是到現場去進行調查的一個專家,他講,現在對下一步的打算可能是計劃要在那兒修一個橋,因為如果按原來的方案修復,工程恐怕不太堅固,不太把穩,現在這個橋梁的方案相對是更安全的。
主持人:
今天你也采訪到了審查這樣的一條道路的設計方案的云南方面的相關人士,他們給出的出現今天問題的解釋是什么?
隋笑梅:
今天下午我是到了云南省交通廳,審查這個設計方案是云南交通咨詢有限公司,接受采訪的是它的副總經理陳啟泰,他也是到了現場去了,也包括還有一個地質方面的工程師叫段昌磊,這兩位專家他跟我講,這一次主要的原因是由于這個地方一個是地質條件差,一個是單點暴雨這個情況。至于這個地質條件差,段工程師他是這樣講的,他說這個工程地質條件比較差,因為這個地方它坡體主要是由砂巖夾著頁巖這個地方,這個地質的特性是,在地表和地下水的作用下容易軟化產生裂縫,他說這個地方剛好是一個斜坡,這個地方不利于斜坡的穩定。他有這么一句話,他說,它誘發或遭受地質災害的可能性比較大,適宜性比較差,也就是說這一段的地質條件是很差的,在這樣的前提下,27號發生垮塌事故的時候,是晚上8點到9點,當地的人講說是單點暴雨,就是非常大,因為畢竟他也沒在現場,這樣的單點暴雨就是把山上石頭和沙子夾雜堆積到路上,把路沖毀了,他說這是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