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醫改在路上。
在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口加速“老化”的今天,醫療服務供需矛盾在中國日益突出——
過去5年全國慢性病患病率從15%增加到20%,患病人次達2.7億,每年新增1700萬病例;醫療需求井噴式增長,而同期全國衛生技術人員僅增加29%,病床數增加42%;人們健康意識日漸增加,卻缺少正確的健康知識……
“健康素質已經成為中華民族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我們必須進一步把醫療衛生和人民健康放在國家安全戰略層面考慮。”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憂心忡忡。
改革,新的目標任務已經明確。
2012年3月,國務院出臺《“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為人們指明了方向。今后4年,醫改財政投入力度、強度將高于2009年至2011年的投入水平,全民醫保建設、基本藥物制度鞏固、公立醫院改革成為改革的三大重點。
——加快健全全民醫保體系,繼續加大政府支持力度,逐步提高城鎮居民醫保和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加快醫保支付方式改革,積極探索建立大病保障機制,使全民基本醫保制度不斷完善;
——繼續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加強基本藥物質量監管和供應保障。同時繼續深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綜合改革,有效調動基層醫務人員積極性;
——積極推進公立醫院改革,以縣級醫院為重點,統籌推進管理體制、補償機制、人事分配等綜合改革,破除“以藥補醫”機制。同時大力發展非公立醫療機構。
……
回首過去,成績可喜。
過去3年,從保基本起步,從強基層入手,中國醫改“對癥下藥”,走出一條符合國情的道路……
放眼未來,信心滿懷。
“十二五”期間,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將迎難而上,以醫保、醫藥、醫療“三輪”驅動,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為破解醫改這一世界性難題交出更新的“中國式”答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