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 改良廣州為一世界港
廣州之海港地位,自鴉片戰爭結果,香港歸英領后,已為所奪。然香港雖有深水港面之利益,有技術之改良,又加以英國政治的優勢,而廣州尚自不失為中國南方商業中心也。其所以失海港之位置也,全由中國人民之無識,未嘗合力以改善一地之公共利益,而又益之以滿洲朝代之腐敗政府及官僚耳。自民國建立以來,人民忽然覺醒,于是提議使廣州成為海港之計劃甚多。以此億兆中國人民之覺醒,使香港政府大為警戒。該地當局,用其全力以阻止一切使廣州成為海港之運動;凡諸計劃,稍有萌芽,即摧折之。夫廣州誠成為一世界港,則香港之為泊船載貨站頭之一切用處,自然均將歸于無有矣。但以此既開發之廣州與既繁榮之中國論,必有他途為香港之利,而比之現在僅為一退化貧窮之中國之獨占海港,利必百倍可知。試征之英領哥倫比亞域多利港之例,彼固嘗為西坎拿大與美國西北區之唯一海港矣。然而即使有獨占之性質,而當時腹地貧窮,未經開發,其為利益,實乃甚小。及至一方有溫哥華起于同國方面,他方美國又有些路與打金麻并起為其競爭港,此諸港之距域多利遠近恰與香港之距廣州相似,而以其腹地開發之故,即使其俱為海港,競爭之切有如是,仍各繁榮非常。所以吾人知競爭海港,有如溫哥華、些路、打金麻者,不惟不如短見者所嘗推測,以域多利埠置之死地,且又使之繁榮有加于昔。然則何疑于既開發之廣東、既繁榮之中國,不能以與此相同之結果與香港耶!實則此本自然之結果而已,不必有慮于廣東之開發、中國之繁榮,傷及香港之為自由港矣。如是,香港當局正當以其全力,鼓勵此改良廣州以為海港一事,不應復如向日以其全力阻止之矣。抑且廣州與中國南方之發展,在于商業上所以益英國全體者,不止百倍于香港今日所以益之者。即使此直轄殖民地之地方當局,無此遠見以實行之,吾信今日寰球最強之帝國之各大政治家、各實業首領必能見及于此。吾既懷此信念,故吾以為以我國際共同發展廣州以為中國南方世界大港之計劃,布之公眾,絕無礙也。
廣州位于廣州河汊之頂,此河汊由西江、北江、東江三河流會合而成,全面積有三千英方里,而為在中國最肥饒之沖積土壤。此地每年有三次收獲,二次為米作,一次為雜糧,如馬鈴薯或甜菜之類。其在蠶絲每年有八次之收成。此河汊又產最美味之果實多種。在中國,此為住民最密之區域,廣東全省人口過半住于此河議及其附近。此所以縱有河汊沃壤所產出巨額產物,猶須求多數之食料于鄰近之地與外國也。在機器時代以前,廣州以東亞實業中心著名者幾百年矣。其人民之工作手藝,至今在世界中仍有多處不能與匹。若在吾國際共同發展實業計劃之下,使用機器,助其工業,則廣州不久必復其昔日為大制造中心之繁盛都會矣。
以世界海港論,廣州實居于最利便之地位。既已位于此可容航行之三江會流一點,又在海洋航運之起點,所以既為中國南方內河水運之中軸,又為海洋交通之樞紐也。如使西南鐵路系統完成,則以其運輸便利論,廣州之重要將與中國北方、東方兩大港相侔矣。廣州通大洋之水路大概甚深,惟有二處較淺,而此二處又甚易范之以堤,且浚渫之,使現代航海最大之船可以隨時出入無礙也。海洋深水線,直到零丁島邊,該處水深自八尋至十尋。自零丁以上,水道稍淺其深約三四尋,以達于虎門,凡十五英里。自虎門起,水乃復深,自六尋至十尋。直至蓮花山腳之第二閂洲,其長二十英里;在第二閂洲處,僅有數百碼水深自十八英尺至二十英尺而已。過第二閂洲后,其水又深,平均得三十英尺者約十英里,以至于第一閂洲,此即吾人所欲定為將來廣州港面水界之處也。將改良此通廣州之通海路,吾意須在廣東河口零丁島上游左邊建兩水底范堤:其一,由海岸筑至東新坦頭,他一則由該坦尾起筑至零丁坦頂上。此第一范堤之頂,應在水面下三四英尺,約與該坦同高。第二范堤一端低于水面四英尺,一端低十六英尺,各按所聯之坦之高低參照第十一圖之1及3,此堤須橫斷兩坦間深二十四英尺之水道。合此兩堤與此四英尺高之東新坦,將成為一連續海堤之功用,可以導引現在沖過左邊海岸與零丁島之間之下層水流,入于河口當中一部。于是可以在零丁橫沙與同名之坦中間,開一新水道,而與零丁島右邊深水相接。在廣東河口右邊須建一范堤,自萬頃沙外面沙坦下面起,向東南行,橫斷二十四英尺深之水道,直穿過零丁橫沙至其東頭盡處為止參照第十一圖之2。如是,以此河口兩邊各水底堤,限制下層水流,使趨中央一路,則可得一甚深之水道。自虎門起,直通零丁口,約五十英尺深。于是可得創造一自深海直達珠江之第二閂洲之通路矣。
合此各水底堤計之,其長約八英里,而其高只須離海底六英尺至十二英尺而已。其所費者應不甚多,而其使自然填筑進行加速之力則甚大。故因此諸堤兩岸新成之地,必能償還筑此諸堤之工程所費,且大有余裕也。
整治此廣州通海之路,自虎門至黃埔一段珠江,吾意須使東江出口集中于一支,即用其最上之水道,于鹿步墟島下游一點與珠江合流者。其他在第二閂洲以下與珠江會流各支,概須筑與尋常水面同高之堰,以截塞之,至入雨期則仍以供宣泄洪水之水道之用。此集會東江全流于第二閂洲上面,可以得更強之水,以沖洗珠江上部也。
此一段范水工程,吾意須筑多數之壩如下:第一,自江鷗沙之A點筑一壩,至擸沙島低端對面加里吉打灘邊。此壩所以堵截江鷗沙與加里吉打灘中間之水流,而轉之入于現在三十六英尺深之水道,以其自然之力浚使更深。第二,于此河右岸,由海心沙之B點起另筑一壩,至中流第二閂洲下端為終點。第三,于此河左岸,自漳澎尾沙下頭C點筑一壩,至中流,亦以第二閂洲下端為終點。以是借此兩壩所束集中水流之力,可以刷去第二閂洲,其兩壩上面淺處,則可浚之至得所求之深為止。若發現河底有巖石,則應炸而去之,然后全部通路可得一律之水深也。第四,在此河右岸與海心沙中間之水道,須堵塞之于D點即瑞成圍頭。第五,在漳澎常安圍上游之E點起筑一壩,至第二閂洲坦之上端中流。如是,則此河左邊水流截斷,而中央水道之流速可以增加也。第六,在右岸長洲島與第二閂洲之間適中之處F點起筑一壩,至中流灘之頂上,以截斷此河右邊之水流。第七,于鹿步墟島下端G點起筑一壩,至中流,與前述之F壩相對。此EG兩壩所以集中珠江上段水流,而G壩同時又導引東江,使其流向與珠江同一也。參照第十二圖
以此七壩,自黃埔以迄虎門之水流可得有條理,而沖刷河底可致四十英尺以上之深,如是則為航洋巨舶開一通路,自公海直通至廣州城矣。合此諸壩,其長當不過五英里,而又大半建于淺水處。自建壩以后,水道兩旁各壩之間,以其自然之力,新填地出現必極速。單以所填之地而論,必足以償還筑壩所費。況又有整治珠江與為海洋運輸開一深水道之兩大目的,可由此而實現乎!
吾人既為廣州通海水路作計,則可次及改良廣州城以為世界商港一事矣。廣州港面水界應至第一閂洲為止。由此處起,港面應循甘布列治水道烏涌與大吉沙之間,經長洲、黃埔兩島之間,以入亞美利根水道深井與侖頭之間。于是鑿土華、小洲之間,開一新路,以達于河南島之南端,復循依里阿水道瀝滘、下滘之間,以至大尾島三山對面。于是循佛山舊水道,更鑿一新水道,直向西南方,與潭洲水道會流。如是,由第一閂洲起以達潭洲水道,成一新水路矣,其長當有二十五英里。此水路將為北江之主要出口,又以與西江相通連。一面又作為廣州港面,以北江水量全部及西江水量一部,經此水路以注于海。故其水流之強,將必足以刷洗此港面,令有四十英尺以上之深也。參觀第十三圖
新建之廣州市,應跨有黃埔與佛山,而界之以車賣炮臺及沙面水路。此水以東一段地方,應發展之以為商業地段;其西一段,則以為工廠地段。此工廠一區,又應開小運河以與花地及佛山水道通連,則每一工廠均可得有廉價運送之便利也。在商業地段,應副之以應潮高下之碼頭,與現代設備及倉庫,而筑一堤岸。自第一閂洲起,沿新水路北邊及河南島西邊,與沙面堤岸聯為一起。又另白花地上游起筑一堤岸,沿花地島東邊,至大尾乃轉向西南,沿新水路左岸筑之。其現在省城與河南島中間之水道,所謂省河者,應行填塞。自河南頭填起,直至黃埔島,以供市街之用。從利益問題論之,開發廣州以為一世界商港,實為此國際共同發展計劃內三大港中最有利潤之企業。所以然者,廣州占商業中樞之首要地位,又握有利之條件,恰稱為中國南方制造中心,更加以此部地方之要求新式住宅地甚大也。此河汊內之殷富商民與華人在外國經商致富暮年退隱者,無不切盼歸鄉,度其余年;但坐缺乏新式之便宜與享樂之故,彼等不免躊躇,仍留外國。然則建一新市街于廣州,加以新式設備,專供住居之用,必能獲非常之利矣。廣州城附近之地,今日每畝約值二百元,如使劃定以為將來廣州市用之地,即應用前此所述方法收用之,則劃定街道加以改良之后,地價立可升高至原價之十倍至五十倍矣。
廣州附近景物,特為美麗動人,若以建一花園都市,加以悅目之林囿,真可謂理想之位置也。廣州城之地勢,恰似南京,而其偉觀與美景,抑又過之。夫自然之原素有三:深水、高山與廣大之平地也。此所以利便其為工商業中心,又以供給美景以娛居人也。珠江北岸美麗之陵谷,可以經營之以為理想的避寒地,而高嶺之巔又可利用之以為避暑地也。
在西北隅市街界內,已經發現一豐富之煤礦。若開采之,而加以新式設計,以產出電力及煤氣供給市中,則可資其廉價之電力、煤氣以為制造、為運輸,又使居民得光、得熱、得以炊爨也。如是則今日耗費至多之運輸,與煩費之用薪炊爨制造,行于此人煙稠密之市中者,可以悉免矣。是此種改良,可得經濟上之奇效也。現在廣州居民一百萬,若行吾計劃,則于極短時期之中將見有飛躍之進步,其人口將進至超過一切都市,而吾人企業之利益,亦比例而與之俱增矣。